10月15日,2021中国汽车产业链大会在两江新区召开。会上,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报告(2021)》正式发布。
(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供图)
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抄佩佩介绍,该报告自2016年开始立项,记录了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过程。
那么面向“十四五”,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?
一方面,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电动化、全球化、后市场等5大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。其中在智能化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单车智能化率将会达到20%以上,也会带动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化升级。
在全球化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按照该报告的观点,中国汽车产业的进出口将继续保持稳定,同时境外投资布局加速,海外研发实力明显增强,国际合作分工也将得到大幅优化。
同时,受芯片短缺影响,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在产销两端均受到了较大冲击。抄佩佩称,“十四五”期间,发展国产化汽车芯片将势在必行。
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规模化的汽车芯片产品供应商多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,对外依赖程度还较高,自主性有待提升。“因此,汽车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之路还是任重道远,同时这也给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大的发展机遇,以实现弯道超车。”抄佩佩说。
此外,该报告还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智能交互和操作系统的热度还将不会提升。以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为例,预计到2025年,国内智能操作系统的市场总规模将会超过1000亿元。
(转自两江新区)